想在大台北地區買房可說是年輕人的夢靨,尤其對我們這些沒有富爸爸富媽媽的人來說,凡事靠自己最實在!

市面上有很多教大家省錢的方法,有些省到讓人瞠目結舌,我也不盡然苟同,雖說賺得多花的也多,但為了努力存到第一桶金、自備款,還有後續的房貸與生活開銷,省錢大作戰是免不了的,但存錢存到沒有生活品質也不是我要的,因此經過研究、討論與妥協,小K是這樣要求的....

一、設定目標

每天睜開眼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通通都要錢,為了不讓自己在努力幾天後就失去動力,我們每年都要設定目標,並把它放在兩人(全家人)都看的到地方,時刻提影自己(也可以設定中長期目標)

當然每個家庭的目標都不同,有些是買房、有些是旅遊、有些則是出國留學.......百百種,不過經過討論確認的目標很重要,才不會有人後續賴皮.........

二、釐清必要開銷與替代方案

每個人的生活目標與興趣都不同,在食衣住行育樂上重視的點也不同,有人愛車、有人愛音響設備、有人愛穿著打扮、有人則愛吃喝.....,因為重視的面向不同,因此在取捨上也有所不同,像我同事可以買一條五萬元的牛仔褲,這就是我很難理解的:

存錢不是要過苦行僧的生活,有本書寫的好:要學著用最少的資源做最大的效益,錢要花在刀口上,因此要做消費或享受時,可以想想怎樣可以拿到比較低價....

因此,釐清家裡的收入、必要的開銷,以及相關可接受的替代方案是很重要的,因此省錢必須全家一起做,否則到最後只有一人堅持,家裡的無底洞還是沒補上^@^

1.確認必要開銷後,接著是排定先後順序:像水電瓦斯稅金是家裡睜開眼就得花費的,只能努力省.......

根據統計,家裡的照明是占最大比例的開銷,因此家裡採光、隨手關燈、睡覺前全家盡量在同一空間裡活動、改換成省電燈泡或LED燈、會待機的電器平常拔插頭(如果怕常拔插頭造成耗損可以用可開關的插座)等,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式

我們在買房子時選擇的式採光好、通風好的房子,平日不開燈也很光亮,窗戶打開也很涼快,我們也買冰磚降低室內溫度(之前用鐵鍋來回冷凍庫,結果損失了1-2個鍋子,所以前往特力屋買冰磚)除非太熱否則不吹冷氣,因此家裡電費加上公用電費(電梯等)2個月五百多塊,夏天吹冷氣頂多一千多一點....

家庭開銷很多樣,有些一定得用(如電話、網路),只好努力尋求其他可替代或省錢的折抵,如貨比三家不吃虧、能用網路就少打電話、用水壺不用熱水器....等,一個月省幾十塊,乘以一年,數字也是頗驚人!

平日早餐:我們去好市多買一條吐司(約37元)及起司(約$200-289之間),平日懶,就2片吐司+起司+1杯泡的混麥片、奶粉、客家擂茶(這樣不會吸收太多的糖份,又可喝到有味道的飲品)解決一頓早餐;豐盛一點的就前一天煎一顆蛋+起司及火腿(記得用熱水川燙過,去除裡面的化學物質),當成隔天早餐,營養又豐富(如果有美心菜,加入,比較不乾),或者用肉鬆來替換,就不會天天都是同一種口味,多的是一點點的時間,少的大大的金錢。(每天買早餐真的很貴....)

浴室:我們是乾溼分離,除了早點洗澡,讓抽風機早點運轉趕在11:00睡前關掉之外,就是要刮乾浴室的水,我們家備有2條擦浴室的抹布,每天擦完後就晾在浴室,隨著抽風機抽乾的同時,抺布也乾的差不多了。而且有助於減少浴室抽風機運轉的時間!再者浴室也不會長黑色霉菌。

 

2.必買家具家電越耐用越好:家具家電是家裡擺設與生活重要的一環,如沙發桌椅冰箱洗衣機吸塵器等,現代家裡很少不具備,選擇好品牌好品質的,雖然一開始貴一點,但差幾百幾千元可以多用幾年,折算下來還是划算的,尤其省電好整理的,更可以省去很多時間來充實自己。就像天心說的:好的包包一只可以用十幾年,跟一個一兩百多的來比,會更珍惜也用更久!況且不用了還可以拿去二手商店賣點錢回來,殘餘價值還是有的!

 

3.必要物品還是可以省:如衛生紙清潔用品衛生用品等

以我們家來說,無毒優先,但市售的無毒洗潔劑實在太貴,小K就去借書回來自己學,自己做清潔劑、洗手乳、化妝水,只差沒把衛生紙也省下來...(不過有裝洗屁股的水管啦)

生活用品、衛生用品透過比價跟優惠活動,還是可以搶到優惠,比起便利商店買一包,這些小地方省下來的通通變成我的旅遊經費...

愛看書的K也善用圖書館資源,除了必備的工具書,其他雜書都用借的,看到重點則用筆記摘錄!一來省下買書的現金,二來省下藏書的空間(一坪好幾十萬啊.....)

即便在鄰近圖書館整修的期間,也是透過跨館預約來借書......套句理財專家寫的:當你買理財書的當下,你就破財了....

4.衣著在於品味不在品牌:我們都不是會追求流行的人(流行也常常不定期來個循環),但穿出自己的風格與品味還是挺重要的,因此趁著百貨公司打折或是特價,還是可以去選購適合自己風格的衣著(每年著裝費也是設定目標的一部分)這樣就不會偏離市場太多又被同事笑說衣服一成不變了。台灣的衣服品質還不錯,有時路邊的店面衣料就很不錯....

5.奢侈品做為達成目標的獎勵:我愛攝影,但不以攝影為工作,但單眼、光圈、鏡頭等設備都所費不貲,這些因為興趣而花的錢,就是我年度犒賞自己省下時所能買的物品,

如果沒有達到年度目標,就改設成2-3年的中期目標,這樣在選擇逃離飲料、咖啡、美食餐廳、新奇小物時,才會更有動力。

 

三、依性質不同分別儲蓄

每年都有許多固定開銷(如各項稅金、孝親費、旅遊等)與不定期開銷(如紅白包、非預期的修繕等),因為欲求太多而老闆加薪機會太渺茫,因此如果想要維持自己生活品質與品味,就必須幫自己存好各項花費與投資必備的基金。千萬不要等到老了才存退休金,也別對政府會發給你的退休金抱太大期望,因為通貨膨脹將讓我們的錢幣越來越薄,想想小時候的一百元與現在的一百元所能買到的物品,你就可以深刻體會何謂通貨膨脹了!

因此最好分別依生活開銷、旅遊、養老與投資等類別分別儲蓄,當月薪一撥下來的時候,立馬把錢存到不同戶頭(一開始就要設定比例喔,不過當然可依實際情況略微調整),公司會計如果厲害可以跟銀行談妥跨行轉帳免手續費的次數,如果沒有則必須靠自己啦~跟銀行打好關係在貸款時就可以顯露出它的重要性啦....

從買房子以來,阿Jo一直在改變他的投資策略,例如:我們借款利率低,所以存現金打算再買一棟房子出租,但出租又覺得麻煩,近來又有安全的問題;而且我們沒有太多現金可從事買房的選擇,而且一間房子動則好幾千萬,後續的房貸也會壓的我們喘不過氣來,所以一直在反覆,直到最近阿Jo才定下心來,做了全面性的探討;其實應是現有房產還款和存款兼具,儘快達成財務自由才是王道,但這裡的存款不是真的存現金,而是存股票,阿Jo算過投報率、現金值利率,存股是個不錯的選擇,因為他看的理財週刊都是偏向電子股居多,但存股要求的是穩定的報酬率,所以近年阿Jo以傳產股為主,當作存股的標的...一方面每年以80萬到100萬的還款目標挺進,另一方面也不會因為一直在還款,而完全沒收入!

 

四、定期回饋

省錢意味著無法隨心所欲花錢,因此定期回饋告知自己省了多少是督促自己繼續努力的動力,善用記帳的免費APP或是軟體,都可讓省錢事半功倍!

建議1-2週,最長一個月內要回饋一次,讓自己知道目標的達成情形,這樣再繼續DIY、自家開伙或是選擇不買自己心儀的物品時,才能堅定的告訴自己:我是有目標的!(這樣我才能眼睛離開我心愛的鏡頭跟mini 啊...........)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省錢 理財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ko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